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偏激
ps: 许久之前的书摘,仁者见仁吧,毕竟又是美国斯坦福,有兴趣的可以求下证
为什么人们如今越来越偏激?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曾邀请几位大学生参与一项研究,展示25组遗书并让他们分辨真假。然后,他们宣布研究结果:其中几个大学生禀赋聪颖,正确分辨出了24组。然而,就像很多心理研究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一样,随后研究人员宣布:这个结果是假的。这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之前那些得分高的学生仍旧认为自己做得不错。学者由此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理论: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我们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呢?我们的祖先集体狩猎,很多思维习惯是为解决团队协作中的困难而发展出来的。这些思维习惯在“重视合作”的前提下好像十分精明,但往往是严重的错误。别人在洞穴里闲混时,自己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狩猎。毕竟,不劳而获好像没那么差?当然,我们的祖先不必忧心死刑的震慑作用或消防员的完美品质,他们也无需面对暗藏圈套的研究、假新闻或推特。当今时代理性常常导致失望,周围环境的变化速度已经超过了自然选择的速度,可人们往往因此放弃理性。
耶鲁大学曾让研究生给自己了解马桶等日常用品工作原理的程度打分。这次考试揭露了学生的无知。有人设计了马桶,人们只需简单操作就可以使用,人类就擅长干这个,但是马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从祖先决定共同狩猎起,人们一起合作时,很难判断自己到底懂了多少。人的想法和知识之间、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范围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要是人人都能在用刀之前掌握金属加工的原理,青铜时代也不会如此辉煌。每当人们发明了新工具,懂点皮毛的人就自认为是专家了。
生活上不懂原理就能冲马桶,政治上呢?2014年的一项调查,那时俄罗斯刚吞并克里米亚,调查人员询问受访者美国该如何应对此事,并问他们是否能在地图上找到克里米亚。受访者越是不懂克里米亚的位置,就越支持军事干预。因此,观点坚决并不意味着了解深入。我们对他人的依赖又加深了知识错觉。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如果你对某事物的看法毫无根据,而我又认同你的观点,聊天时他又同意我的看法,那么我们仨对自己的想法更加坚信了。
有没有打破这种错觉的方法?研究人员曾问过人们对美国《平价医疗法案》的看法:实验者要根据自己的同意或反对程度陈述观点,尽可能详细地说明这些政策的影响。这时大多数人陈述观点时,都不像之前那样坚决。这好像看到了希望。倘若每个人能少夸夸其谈,多研究事物的出发点和影响,就会明白自己的看法是多么无凭无据。然而,情况也许没那么乐观。比如有人认为疫苗对身体有害,尽管科学研究表明疫苗安全,这些人仍固执己见。很多大错特错的想法,依然有人坚持,这也许因为人类接收与自身观点一致的信息时会感到愉悦,“固执己见”好像也挺开心的?通过罗列错误的思考方式,直接陈述好像不管用。引发情感共鸣似乎好些?但这又显然不是“科学的方式”。于是,人们只好在偏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